不知道近兩年大家有沒有發現,AI智能眼鏡突然火了起來,很多科技巨頭也都開始入局這個行業,但我相信對于絕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對這種產品肯定充滿了好奇,什么是AI眼鏡?AI眼鏡能干嘛?
正好,最近一款搭載聯想天禧AI生態的斗戰者為我們寄來了一款全新發布的智能眼鏡G1。因此我們帶著問題,借此機會給大家做一個深度的體驗評測。
按照慣例,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外觀設計,因為名字太長,后面我們叫它斗戰者G1。它采用了半框的設計,也更適合亞洲人的臉型,潮流范直接就起來了,加之整體機身采用了TR90超輕的骨架設計,所以整個眼鏡重量只有37g。
可能大家對這個數字沒概念,我還特意查了一下資料,友商的同類型眼鏡基本都要超過40g,也就是說斗戰者G1是目前最輕的AI眼鏡了,而作為一款需要長時間佩戴在鼻梁上的眼鏡來說,更輕的重量也就意味著更舒適的佩戴性。
在鏡框的配色方面,采用的是咖啡色的設計,跟眼鏡本體一樣,眼鏡盒也是一樣的配色,而且眼鏡盒還用了類似皮革的材質,手感非常得好。另外,因為它還兼電池倉作用,所以要比傳統的眼鏡盒大一點。
底部是一個Type-C的充電口,背部是一枚藍牙配對按鍵,操作邏輯跟我們常用的TWS藍牙耳機是一樣的。如果你沒有帶眼鏡盒,也可以通過在折疊眼鏡腿的狀態下長按鏡腿上的拍照鍵3秒鐘就實現藍牙連接。
說到眼鏡上的功能按鍵,那可就豐富了,我這里給大家放一張圖詳解圖,這樣看起來就比較直觀了。左側鏡腿里側是開關撥片,攝像頭和指示燈分布在鏡片的左右兩側,右側鏡腿上面是拍照鍵,而外側則是觸控區,在這里可以進行調節音量之類的操作。
雖然看起來感覺很復雜,但實際上這些操作在我看來都是符合人體工程學的,稍微適應一下就能記住,而且基本上只要配對好之后,我們日常只會用到拍照和觸摸滑動音量這些基礎操作,所以并不需要去花心思記個別按鍵和指示燈是干什么的。
另外,在開始用之前,記得下載一個名為「智享家」的APP,在這里面就可以看到斗戰者G1的全部功能了。接下來我會跟大家一一介紹。
首先聊一下這款眼鏡的硬件配置,處理器是新一代的驍龍AR1平臺,擁有2GB RAM和32GB ROM,鏡頭傳感器用的是索尼的IMX 681,1200萬像素,支持2K 30幀的視頻拍攝。
OK。作為一款智能眼鏡,最大的功能就是AI方面的功能,因為眼鏡自身就支持揚聲器和麥克風收音,所以你只需要在戴眼鏡的同時呼喚“嘿,小天”,就能喚醒語音助手。
借助眼鏡自身的攝像頭,就可以實現AI識圖,比如你在一個古建筑面前,你就可以問它我看到了什么?這時候你耳邊就能聽到,“小天”幫你形容眼前的景色等等。而且斗戰者G1內置的是AI語音大模型,你還能跟小天進行交流,問它天氣怎么樣?哪里有好吃的之類的問題。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語音操作實現拍照、錄像、錄音等操作,這就有點像咱們新能源汽車上的語音大模型,很多操作其實都可以都口不動手。另外,斗戰者G1還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功能,比如AI翻譯,卡路里識別等等,而且據我了解到的消息,斗戰者G1未來還會推出很多AI相關的功能,可能隨著AI大模型越來越智能,鏡片上再加上個類似AR的功能,恐怕未來出門真的只需要戴個眼鏡了,而且你能看到的東西,別人還都看不到,這才是你的專屬私人空間。
那既然說到私人空間,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斗戰者G1的揚聲器了,雖然眼鏡是有揚聲器的,但我更愿意將其稱之為耳機,因為聲音即便是鏡腿里發出來的,但周圍的人也是絲毫聽不到,除非我放很大的聲音,并且周圍非常安靜的情況下才會有一點點漏音的情況。
也就是說,斗戰者G1完全都可以取代藍牙耳機的作用了,而且音質還很出色,并不像骨傳導耳機那樣音質干癟平淡,它反而更像是一款沒有主動降噪的耳機發出來的音色。總而言之,這個體驗很奇妙,是讓我很驚喜的一個功能。
最后,斗戰者G1還有個壓軸功能,就是錄像和拍照,操作也很簡單,要么語音喚醒,要么就使用鏡腿上的按鍵操作即可。如果你很喜歡拍Vlog,這個眼鏡視角可是純純的第一人稱,比任何運動相機拍的都要純粹,那真的是就是你看見什么它拍到的就是什么。
斗戰者G1眼鏡拍攝樣張
另外,索尼IMX 681傳感器放在空間極為有限的智能眼鏡上已經不錯了,可以看到拍出來的照片清晰度還是蠻高的,色彩表現屬于飽和度偏高,很適合拍景色。
總結:
做個小總結,如果單純從AI眼鏡這個維度來說,斗戰者G1的完成度還是蠻高的,尤其是像AI識圖、語音對話喚醒、語音操作等等都不會出現翻車的情況,而且眼鏡本身還支持定制鏡片,哪怕我們不用這些功能,只是單純將其用來當做一個傳統眼鏡來佩戴,或當成一個穿搭單品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我看來,AI智能眼鏡將是個趨勢,隨著硬件的不斷升級,未來會出現各種形態的眼鏡也是有可能的。就跟手表一樣,以前大家都在強調智能手表到底能干嘛,但如今再看戴智能手表的人更多的是接受了智能化帶來的新生活方式,就跟機械表不是用來看時間一樣,智能眼鏡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也不是沒有可能。